2023-11-30 18:32 星期四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辦
首頁 >> 信息化分會 > 信息化行業動態 > 正文
2021年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13個
字號:[    ] 發布時間:2022-03-15 11:02:33 來源:中國網 發布人:劉一鳴

 
  3月14日下午,應急管理部在西郊賓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主持并通報2月份全國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勢;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昕,法規科技司司長王端武,安全基礎司司長孫慶國,局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副司長趙玉輝,介紹礦山安全生產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主持人好!我國已經建成了一批智能礦山和礦山方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能否介紹一下礦山安全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情況?
 
  王端武:
 
  近年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安全生產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進礦山安全科技進步,在煤礦智能化信息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去年,我們發布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試行)》,印發了《關于開展2022年度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的通知》,共收到來自科研院所、高校、礦山企業、裝備制造企業等194家單位的161份申報材料,經過專家遴選,初步確定了10家第一批擬掛牌組建重點實驗室名單,后續相關評審工作正按照規定程序持續開展中,計劃掛牌組建一批、組織創建一批、重點培育一批。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一是大力推進煤礦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全國2611處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全部聯網接入,實現了煤礦安全風險監測感知數據“一張網”全覆蓋;二是煤礦安全監管監察業務系統實現了跨層級、全流程、協同一體化執法業務應用,去年全系統使用業務系統制作執法文書61000多份,開展執法活動12800多礦次,執法信息化率達到100%。三是政務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進展顯著,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共享,2021年辦理政務服務事項2699項,實現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四是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在礦山安全領域的實踐應用,正在推進煤礦“電子封條”建設和用電指數監測分析,為嚴防非法違法組織生產行為提供技術支撐。五是加快推動信息化系統應用,建立風險分析研判處置“日報告、周通報、月督促”機制,累計發布風險研判周報36期、月報8期。全國瓦斯超限報警記錄從最多時的單周1632條下降至199條,超限報警數量明顯下降,為防范化解煤礦重大風險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孫慶國:
 
  關于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情況,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非常感謝你對煤礦智能化建設這項工作的關心。近年來,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落實2020年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會精神,推動礦山智能化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在智能化工作面數量上取得新進展。目前,全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達到813個,與2020年相比增加65%,其中,采煤面為477個,與2020年相比增加43%;掘進面為336個,與2020年相比增加109%。已有29種煤礦機器人在370余處礦井現場應用。二是在促進減人上取得新進展。通過智能化建設有力促進了“一優三減”,2016年以來,全國煤礦井下作業人員減少了共計37萬人。比如,山東省通過五年建設,累計減少苦、累、臟、險崗位人員3.4萬人,河南省累計減少5000余人,內蒙古自治區累計減少4376人;內蒙古麻地梁、陜西金雞灘等煤礦實現單班下井80人以內,綜采工作面作業人數降到3-5人。三是在技術創新上取得新進展。國內首臺全斷面矩形智能掘進機研制成功,月進度掘進能力達到3000米,實現了“掘錨支”智能化作業。自主研發出10米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井下探放水智能操作系統、智能防沖卸壓裝備、智能防沖限員系統等相繼應用,防突、防治水鉆孔機器人已定型量產;露天煤礦無人駕駛車輛達到146臺;智能化違章管控系統已經在多個煤礦實際應用。四是在政策項目支持上實現了新進展。聯合有關部門印發了《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協調科技部、工信部針對煤礦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關鍵共性技術立項研發,計劃投入資金4.6億元。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陜西等14。▍^)先后出臺了智能化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對智能化建設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支持。五是在標準制定上實現了新進展。指導推動煤礦智能化控制系統、智能生產輔助系統等92個標準制定。指導成立全國信標委大數據標準工作組礦山行業組,組織編制《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等,礦山智能化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謝謝。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各類新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
 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鏈接:

主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承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

技術支持:北京中煤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京ICP備1900608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339號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 官方頭條號
亚洲午夜老牛国产精品无码